ACTIVITY

ACTIVITY

Monthly Fellowship

10.06.2015

講員: 蔡宗灝牧師

題目: 尊貴人的禱告   感謝蔡宗灝牧師來到我們當中分享信息,讓我們明白要竭力成為—個尊貴人,禱告才蒙神祝福。經文摘自歷代志上4:9-10, 以下是筆錄部分內容。   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、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、意思說、我生他甚是痛苦。 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、甚願你賜福與我、擴張我的境界、常與我同在、保佑我不遭患難、不受艱苦.神就應允他所求的。代上4:9-10   雅比斯比他眾兄弟更尊貴, 尊貴除了 honorable 之外, 更有 weighty 有份量的意思。究竟雅比斯有什麼特別?他是誰? 他有什麼成就?他有什麼背景? 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, 原因是他母親生他甚痛苦,他名字叫痛苦,要知道名字對個人來說是重要。他本身的名字好像不能使他honorable, 究竟雅比斯這個人有什麼獨特之處呢? 我們試從聖經(歷代志記載的家譜書)查考由來;   第一章是亞當的家譜.第二章是以色列12支派的家譜第三章是大衞家譜第四章是猶大後代家譜(猶大是排行第四)第五章才敘述長子流便家譜  可見猶大家族在以色列12支派之中比較尊貴,而雅比斯是屬猶大支派, 他更是尊貴之中的尊貴。究竟雅比斯有什麼特別而使他成為尊貴之中的尊貴人呢? 雅比斯母親起名叫他痛苦,是不能改變的事實,他接受—個不好的名字,面對一個不暢順的家庭環境,但他做了—件非常重要的事, 他卻求吿以色列的神,他禱告內容也成為焦點。   第一句禱文是甚願你賜福與我 他卻有智慧地去求吿神, 他知道他的好處不在神以外, 他對神的觀念是深知道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樂意賜人福樂的神, 正如耶和華說: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耶利米29:11 今天我們相信神是賜福而不是想降災予人的神,不過我們常常感到壓迫和難處, 究竟今天有什麼難阻我們不能接觸這位賜福的神呢?因為我們的罪惡(意思是射不中目標)或過犯(意思是偏向一方或背離神的規定)成為隔膜,阻擋我們與神建立關係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沒有反映神的榮美, 沒有將神應得的讚美和欣賞回饋給祂. 在這事上有虧欠了神的榮耀。再者, 世人都很沈溺於忙碌,其實沒有忙碌這回事, 只是 priority 問題。例如很多人將靈修視為 low priority, 往往無時間去親近神, 我們的忙碌導致我們沒有將神應得的尊注及關心呈獻給神 ! 這也是罪 !!! 相反當你覺得這件事情重要,伱就安排到時間去處理。第一個難阻我們去到神那裡就是忙碌!   第二句禱文就是求神擴張我的境界,回歸到上帝給我們的應許, 耶和華你神若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擴張你的境界,將所應許賜你列祖的地全然給你 申19:8 雅比斯按神給以色列人的應許, 向神求擴張境界。有什麼難阻我們擴張我們的境界呢? 第二個難阻我們就是自滿。人有時好容易滿足,覺得足夠了就停下來! 不要讓自滿難阻神擴展你的境界。。。   第三就是求神與他同在 NKJV 版本翻譯為your hand would be with me, 什麼是你的手與我同在, 手是指神的能力,即是雅比斯尋求神的能力. 其實對醫生或醫護人仕是不易學的功課,讀醫是不容易,能完成醫科畢業的弟兄姊妹某程度上相信自己有一定的的能力, 水準和信心,故真的不容易去倚靠神, 特別在香港這個資訊發達, 非常方便的地方更難學習倚靠神 ! 比喻宣教士在外面。。碰上艱難。比較容易找到學習倚靠神的機會。為何我們沒經歷神的能力 ? 第三個難阻就是我們的自恃 !   最後雅比斯求神; 保佑我不遭患難,不受艱苦。 意思是求神的手要行動,讓患難不會使我疼痛。意思是雅比斯知道人無可避免遇上患難,但求神不要讓患難使他疼痛, 使他可以面對和誇越. 故有什麼攔阻我們不能跨越患難呢? 第四個難阻就是我們心裡懼怕和膽怯。當人覺得自己無把握或不能掌握時,人自然就會膽怯懼怕,也直接影響和妨礙人去認識神.   蔡牧也分享神呼召他出來服侍,他也用了10年去印證神的呼召...他的分享見證了神的信實.   今晚禱告內容的總結: 一、甚願祢賜福與我;我們要克服忙碌二、擴張我的境界;我們要克服自滿三、常與我同在;我們要克服自恃四、保佑我不遭患難,不受艱苦。我們要克服懼怕、膽怯 同樣求神幫助我們挪走我們的忙碌, 自滿, 自恃, 懼怕、膽怯,讓我們成為尊貴的人. amen.
13.05.2015

講員: 陳思堂醫生

題目: 傳道書綜覧   多謝陳思堂醫生帶領査經, 讓我們從智慧書卷-傳道書,去窺探智者-所羅門怎樣看人生, 譲我們當中學習生命的功課。以下是筆錄部分內容,只作參考.   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,所羅門—生好像—個人版,什麼都擁有過,什麼都試行過,可算是任意而行, 郤得不到快樂,在傳道書一書上, 所羅門用了37次虛空來形容人生, 為何一個有智慧有權力的人, 發覺人生卻是虛空 ? 原因是人沒有神, 若用人的角度,他用日光之下去看世界,其實—切都是虛空, 如果沒有將神放在人的生命思維裡面,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,即是虛空, 虛空即是捕風, 捉不到. 所羅門—開始就說明虛空的虛空, 他用什麼引入虛空? 人的存在,看見一個又—個循環,四季,日出日落,江河大地的轉變,人又算得什麼呢?人只不過是過客而已, 只是一粒微塵, 沒有任何重要, 故所羅門認為人生是虛空, 就算你—生所做的事, 也無人記念。生命是短暫,而大自然世界卻是無窮無盡, 所羅門認為人生是沒有意義! 所羅門雖然認同智慧是好的, 但智慧也有它的限制, 主要是生命是很短促, 無人能被免短暫的生命, 這樣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?很明顯所羅門在傳道書開始時並未將神帶出來!   所羅門做了很多大事,比喻建造宮殿,建造聖殿,追求財富,享受宴樂,滿足慾望(妃嬪眾多), 可惜去到最後只是虛空收塲。或許今天很多人不認同所羅門所說,因為現今世代人的虛空, 正是追求不到所羅門所擁有和享受的物質!但所羅門清楚的告訴我們, 他甚麼都試過, 作了, 倒頭來結果他卻虛空! 人聽後會覺得很灰, 但所羅門從第三章將神帶進人的生命裡面, 用相反的對比生有時,死有時,拆毁有時,建造有時…… 為何會這樣?就好像一個獨特環境,  某些環境我們會打仗(戰爭),但過了就會追求和平, 歷史好像告訴我們分久必合, 合久必分, 究竟誰能控制這—切呢? 人在整個事情上其實是很被動的, 唯有神掌管—切! 其實人算什麼呢? 所羅門認為人生是神給人的歷練, 神將永恆放在人的心裡;  叫人不應該只看今世, 因死亡不是人的終結! 所羅門在第四章展述他對社會現象的看法, 提及貪污欺壓的事, 而這些貪腐欺壓好像是人性的寫照, 是無可被免的, 同是欺壓人的和被欺壓的, 都無人安慰.  所羅門看人的工作, 所說勞苦, 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爭競和妒忌, 及對鄰舍的嫉妒, 故所羅門在傳道書中最重要點出: 人要敬畏神, 因人無論做了什麼事, 去到最後必定向神交帳! 雖然所羅門看不見世界好人有好報, 惡人有惡報, 看不見伸張公義, 或許今天我們同樣感同身受, 因此所羅門看穿永恆必然性, 去到傳道書末章時, 所羅門清楚說明, 人所作的事, 連一切隱藏的事, 無論是善是惡,神都必審問!   總結: 人生是什麼呢? 人生是神給人一個歷練,是要人學習的一個過程。那麼人學習什麼呢? > 看見人的限制和缺點。 > 看見自己的罪 > 看見神 > 認識神的恩典和大能 > 知道神是創造者, 全能者 > 敬畏神, 要知道人的渺小。 > 人生的意義在乎神給與人去行的事   何謂敬畏神? 就是完完全全順服和跟從神給我們的說話。 耶穌回答說、人若愛我、就必遵守我的道.我父也必愛他、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、與他同住。約14:23 最後願大家都能得著所羅門的智慧就是敬畏我們所敬愛的上帝。
08.04.2015

講員: 任卓昇醫生

題目: 列王紀上19:1-18   多謝任卓昇醫生當天晚上帶領査經, 讓神的話語再—次向我們心靈說話,檢視自己生命。 王上19章1-18是記述以利亞逃避耶洗別的追殺, 最後走了40畫夜, 在何烈山上遇見神. 當時背景是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大戰得勝,並殺掉450巴力先知, 及向神祈求降雨(因已3年無雨), 後因亞哈將以利亞所行的和他用刀殺巴力先知的事告訴耶洗別,耶洗別就差遣人追殺以利亞, 展開以利亞逃命的故事.   以下只是筆記部份分享的內容,只供參考。 以利亞在他的屬靈高峰行了大神蹟, 以利亞祈禱,耶和華降下火來, 燒盡燔祭,木柴, 石頭,塵土,又燒乾溝裡的水, 這個從天降火的大神蹟, 以利亞是要喚醒以色列民認定只有主耶和華是獨一真神,更讓我們看見神與以利亞同工,成就此事 ! 事後以利亞聽到耶洗別要追殺他, 他竟慌忙逃命, 從耶斯列跑到猶大的別是巴, 再往西乃山(何烈山). 我們試想想大先知以利亞為何要逃命, 甚至乎想尋死....對我們有什麼提醒呢?   1)焦點轉移, 從神到人我們知道信心對象是神而不是人, 我們要對神有信心,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行了大事,他一祈禱,神降下火來,他一祈禱,神降下雨來,可見當時以利亞對神的信心,無人能及! 因他的焦點全放在聽他禱告的主耶和華身上。可惜,當人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時,人所看見的,就是嚇人的環境,耶洗別的追殺令。或是先知被殺,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的場景。此刻,以利亞已看不見神, 更遑論對神有信心,只好選擇逃命!   2)為神大發熱心?!在列王紀上記載以利亞為主耶和華所作的事, 我們無不以"大發熱心 "來形容,特別是他殺死450巴力先知,聖經沒有說明殺死巴力先知的行動,是神的旨意,抑或是出於以利亞的大發熱心!但我們肯定—件事;若是神的旨意,神必為祂所吩咐要作的事承擔責任到底。相反,人作了神未有吩咐的事,即是人為神大發熱心而作的,人就懼怕承擔責任,甚至乎逃走了事! 昔日大先知以利亞逃命的故事,也提醒今日的我們:有否為神 “大發熱心” 去做事?當中大發熱心服侍背後的動機又是什麼呢?     3) 神的憐憫,人的軟弱a) 神差派祂的使者安慰及幫助身體軟弱的以利亞, 讓他吃了,喝了,休息後走了40畫夜到聖山.b) 神親自呼喚以利亞2次, 與他對話, 神給以利亞 2次機會,務要使他清醒過來。c) 神尊榮祂的僕人,叫以利亞走出山洞, 站在神面前, 看見祂的權能(烈風,崩山碎石,地震有火)....縱然人是多麼軟弱不堪, 神總是給人機會服侍祂的恩典, 神總是恩待及尊榮祂忠心的僕人。   試想想一位權能者,需要軟弱的人來侍候祂嗎?! 祂卻甘願俯就軟弱的人,要與我們有份成就祂的事!目的何在? 願你. 我可安靜下來思想思想罷!
11.03.2015

講員: 楊錫鏘牧師

題目: The real solution to too much work ( 路 10:38-42)   哈利路亞,感謝主耶穌基督差派楊錫鏘牧者來到我們當中,透過神話語(路10:38-42) 教導我們怎樣戰勝忙亂的工作。這節經文(路10:38-42) 是我們也相當熟悉的經文,就是馬大與馬利亞對主耶穌的服侍。以下只是筆者隨筆擇錄, 只供參考。   1) 馬大與馬利亞的服侍,都是蒙神悅納。 2) 馬大因著伺候的事多導致分心,而馬利亞明顯只坐在主耶穌腳前而專心去做事(就是聽神的道).今天提醒我們要留意作事的心境,究竟是專心抑或分心去做, 當然所得效果截然不同。 3)或許我們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, 就要選擇性去做 (set priority) 去做, 究竟怎樣才是有智慧地去選擇呢?在我們生命當中有神, 家庭,工作,教會,個人... 楊醫提醒我們當選擇的部份是不能被奪呢... a) 急趕性 vs 重要性,究竟哪個優先去做???楊醫說笑式道出一個真實的狀況,通常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人看來最不急趕,例如靈修,故靈修是重要卻放在最不急趕的位置上。b) 大石頭的實驗比喻楊醫擧出一個實驗,先放1至2個大石頭在一個箱子裡面,然後加上小石塊,再加上沙粒....最後加上水.... 這個箱子被充滿了...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甚麼呢? 原來箱子先放入大石頭,其他細小的物件才可放進去。相反箱子若先放入小石頭及其他細小的物件,之後大石頭就不可放進去. 其實人同樣可以應付很多事情...不過,最重要就是先處理好那些所説的大石頭,其他細小的事情自然可以應付得來。這樣,什麼是我們當作的"大石頭"事呢?就是神一直放在你心靈裡, 觸動你要作的事!  神將祂的心意放在人心裡去作的, 就是人該先作的大石頭事。   願我們每個人都明白神心意, 去完成衪給我們的大石頭。
11.02.2015 (2)

講員: 劉慶偉醫生

題目: 但以理書6章   以下是我們查經(但以理書6章)部份的分享,只供參考。   尊神為大 但以理明知道有禁令(30日内,不拘何人,若在王以外,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,就必扔在獅子坑中), 他就到自己家裡(他樓上的窗戶,開向耶路撒冷),一日三次, 雙膝跪在他 神面前,禱告感謝神, 與素常一様.一個被擄之民但以理, 在異地異邦統管下, 仍專心事奉神, 縱然在患難逼迫(禁令)下, 仍以神為大,這種情操,值得我們學習及反省: 究竟我們在現有生活下,有否尊神為大呢?   順服至死 但以理因尊神為大, 每日三次禱告神, 違犯禁令,招致殺身之禍. 當王下令, 要將但以理扔在獅子坑中. 經文沒有提及但以理有任何抱怨,憤怒或恐懼或反抗。他只順服就範,最後神拯救但以理, 差派使者封住獅子口,叫獅子不傷他, 正如他所説, 他在神, 在王面前沒有行過虧損的事。但以理對神那份信心的倚靠,順服至死的忠心,令人敬佩。   位置 vs 關係 vs 信心 信心是每個基督徒必須要學習的功課。信心的對象是神, 神是可信的, 必須對神有信心. 我們看見信心的基礎建基於關係的建立,與神關係越密切 -) 對神越有信心。可是,但6章更加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,就是我們與神的關係建基於我們將神放在什麼位置(優先次序)上面. 若果我們將神放在生命裡首位, 好像但以理尊神為大,以神為先,無論遇上什麼光景,遭遇什麼患難,我們都能對神有信心。相反, 若果人將神放在次等或最後或可有可無的位置,當遇上危難或逼害時,人就容易跌倒了!請安靜下來,試問問自己,究竟我將神放在哪個位置上?